corporate news
六合一,大重组。一个“近2000亿”县属国资平台,在安徽悄然诞生。
近期,安徽“千亿首县”肥西,以“不破不立”的决心、“敢闯敢试”的魄力,推动了一场深刻的国资国企改革。
国企整合重组并不稀奇,这场改革也是肥西国企多轮改革的延续与升级。但其最大的亮点是,率先打破了区域国企的分割格局,将全县6家县属国企全部合并为肥西产城集团,成为县委、县政府唯一的国资运作平台,资产总规模突破1900亿元。
这意味着
这场改革将“攥指成拳”
推动肥西产城集团
承载全县经济发展战略
为区域发展脉络继续探路
再开“十五五”更高质量发展新局

01 看格局之变
从“散兵游勇”到“钢铁洪流”
大集团谋定大战略
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大县,再到如今的产业强县,作为安徽省首个“千亿县”,肥西县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12.43亿元,同比增长10.3%,稳居安徽县域经济总量首位。截至2024年末,常住人口突破101.5万人,过去十年新增23.2万人。

这背后,是一场持续深化的国企改革历程。
从最初的城投公司到产城集团,此次重组前,产城集团就已历经多轮重组升级,实现从传统融资平台向“产业发展综合运营商”的战略转型,资产规模从几十亿跃升至超千亿,跻身全国区县级国资平台40强,成为“全国少有、安徽唯一”的千亿级双AAA县属国企。
与此同时,全县县属国企齐头并进:
运河产投公司成为省内唯一县域开发区双主体AA+国企;
肥西乡投集团成为安徽省首个AA+乡村振兴县级平台;
肥西文旅集团跻身“全国文旅企业百强”。
站在“十四五”收官与“十五五”开局的关键节点,肥西仍雄心勃勃,为县域经济提供更强支撑,唯有敢破敢立将国企改革进行到底。
2025年上半年,全县县属国企总资产突破1800亿元。目前,以产城集团为主体的县属国企体系已初步搭建,“大集团”总资产迈入1900亿元大关。
整合重组后,肥西产城集团目标明确:
打造市场化、专业化、现代化综合性发展集团,力争2025年资产规模达2000亿元,跻身区县级国资平台20强;
2027年冲击3000亿元,营收达120亿元,完成实体制造企业并购。
02 看架构之变
从“各自为政”到“一体同心”
大集团统筹大管理
此次改革并非简单的规模叠加,而是通过“全部归并、攥指成拳”,实现从“散小弱”到“精强优”的整体性重塑。
新集团搭建起“1+6+X”架构:
“1”即肥西产城集团总部;
“6”指城市建设、产业投资、乡村振兴、文化旅游、公共事业、科创孵化六大核心平台;
“X”为各平台下属专业公司。
同时建立“集团总部—核心平台—权属公司”三级管控体系,形成高度中心化模式,贯穿产权、管理、业务三线,达到党建纪检、人力管理、审计法务、财务管理、工程管理、招商运营“六个统一”,实现人员“最”精、降本“最”优、经营“最”活、监管“最”严的治理效能。
03 看业务之变
从“资源同质”到“协同并行”
大集团推动大发展
业务整合是此次重组的重点,也是肥西县再塑竞争优势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
对应六大平台主业,“同质整合”精准划定业务边界,专营子公司同步实施主体合并、层级压缩,实现业务差异化发展和高效协同。整合重组后,将形成“分业管理、分类运营、做大做强”的业务发展模式,塑造极具市场竞争力的“力量型”国企体质,实现最大经营效益。
集团强
新的集团将肩负起全方位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职能,承担起县委县政府赋予的新使命。聚合全县国资力量,集成式打造一流“城市综合发展运营商”。
平台专
六大核心平台将分别聚焦城市建设、产业投资、乡村振兴、文化旅游、公共事业、科创孵化六大板块,聚能更精更优资源,打造“一平台一主业”,推动各板块大建设、大项目再提速、再提质、再提档,实现强强协同一体化发展格局。
公司实
以“集团赋能+平台聚能”模式,推动专营子公司在各自赛道上精耕细作、争做一流,成为不同领域的“单项冠军”和“尖子生”,并结合资源禀赋横向择优切入新兴产业赛道,努力构建市场化盈利模式。
凭借“改革赋能+开放引领”的县域基因,肥西这片发展热土正以差异化变革续写“十五五”新篇。
这场改革不仅塑造出契合县域发展需要的国企新矩阵,更将开创县域国企改革新范式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肥西样本”。
未来,这艘两千亿级国资“航母”将在安徽国资国企的发展蓝图上继续劈波斩浪、勇毅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