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ecial report
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:“要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,健全党统一领导、全面覆盖、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。”
作为县域第一梯队综合性国有企业,肥西产城集团紧跟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以构建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为目标,创新建立“1+5+N”大监督体系架构,即集团纪委牵头统筹,党内监督、派驻监督、审计监督、巡查监督、财务监督5类监督主体协同,N种多元举措融合互促的全周期穿透式监督格局。重点围绕“三资一项目”(资产、资金、资源、项目)监管,推动监督效能向治理效能转化,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,推动集团廉洁运营和可持续发展。
01/ 党内监督:深化体系,精准发力
产城集团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发展,持续深化党内监督体系。集团纪委作为核心机构,设立纪委书记、纪委副书记各1人,并成立纪检监察室,配备专业纪检监察干部,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监督执纪问责制度。特别是在工程建设、招投标等易发多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实施常态化监督巡查与纪委精准监督相结合的模式,不断强化日常监督和线索处置,以高压态势保障企业合规运营。
在精准监督方面,产城集团结合实际,逐步完善“1+N”日常监督体系。通过会议监督方式,从事前报备、事中参会、事后跟踪三个环节入手,对下属子公司“三重一大”事项决策流程进行全过程监督。此外,还围绕专项工作,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,建立针对性防控措施,并将执纪融入关键领域全过程,确保监督无死角、全覆盖。
02/ 派驻监督:创新机制,穿透周期
为健全完善集团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纪律监督体系,产城集团纪委创新推行“派驻监督”机制。根据子公司人员数量、业务规模及廉洁风险等级,先行试点向多家子公司派驻纪检监督员,采取常驻形式,实现点对点垂直监督。派驻纪检监督员由集团纪委统一选拔,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、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纪检监察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知识。
派驻监督机制构建了“集团纪委统筹监督、派驻专员嵌入监督、子公司协同整改”的立体化监督格局,着力破解子公司监督力量薄弱、同级监督偏软偏弱等突出问题。派驻纪检监督员在集团纪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,对子公司权力运行关键环节、重点领域和重要岗位实施全过程、全方位监督,确保集团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穿透执行、集团规章制度有效落实、企业治理合规有序推进。
03/ 审计监督:全链风控,严守底线
审计风控部作为集团风险防控的重要部门,打造了“三位一体”防控体系。通过建立健全覆盖11类业务的42项内控制度,细化7大领域39项审计标准,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。同时,组建委外审计专家库,形成“自主+第三方”协同审计模式,确保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全面性。
在过程管控方面,审计风控部还建立了投资风控“三阶模型”,重点把控产业投资协议关键条款,建立合作方黑名单机制,有效规避重大投资风险。特别是在产业投资、资本合作等领域,强化了事前竞调、事中评估和事后管理的风控审计,为重点板块把牢合同管理、投资协议、退出机制等风险事项,为集团规范化、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04/ 巡查监督:工程管控,闭环管理
总工室以巡查监督模式构建全周期工程监管机制。通过建立重大项目节点督办体系,实施“红黄绿”三色预警管理,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。同时,推行“巡查-整改-复核”闭环机制,全年开展多次质量安全巡查,形成问题清单并督促整改,整改率实现100%。此外,创新资金支付“双审制”,通过资料真实性核查与现场工程量复核双重把关,有效规避了资金风险。
05/ 财务监督:资金管控,高效分配
财务管理中心以强化风险防控、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核心,聚焦资金收支、预算执行、费用报销等关键环节,扎实推进财务领域监督工作,逐步建立起完整的财务管控体系,满足集团治理体系下多业态财务监管要求。
重点强调资金集中管控与统一调配原则,强化经济指标监督审核力度,并紧扣县国资委经济指标考核要求与集团重要经济管理任务,科学研判全集团年度经济指标值。同时,严格把控预算编制监督关口,着重加强管理费用、人工成本及投资预算的财务合规性审查,对经营性资金收支计划开展风险预评估,实现预算编报全流程闭环监督,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规范、高效运行。
单丝不成线,独木难成林。依托“大监督”体系这一“纪律部队”,产城集团在纵深推进中逐步打通“梗阻”、疏通“脉络”,统筹推进各类监督实现力量整合、程序契合、工作融合,最大限度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专业优势、职能优势,凝聚强大监督合力,有效推动内控管理改革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,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纪律保障。